首页 茶文化 正文

公道杯介绍及图片

依然下午茶头像 依然下午茶 茶文化 2021-10-11 21:10:30 0 60775
导读:公道杯也称茶海,是现代工夫茶的用具之一,其主要是均匀茶汤。传统的工夫茶具中是没有公道杯的。传统工夫茶的冲泡,是用盖碗(或紫砂壶)泡好茶后直接出汤巡回分到各个品茗杯内(也称为关公巡城...

00gdb.jpg

公道杯也称茶海,是现代工夫茶的用具之一,其主要是均匀茶汤。

传统的工夫茶具中是没有公道杯的。传统工夫茶的冲泡,是用盖碗(或紫砂壶)泡好茶后直接出汤巡回分到各个品茗杯内(也称为关公巡城),这样先倒出的茶汤淡后出的茶汤浓,对于技术不佳的泡茶人容易出现分到各杯中的茶汤量和茶汤浓淡不一。因此为了体现公平圆融的思想,后来有人发明了公道杯,将盖碗(或紫砂壶)泡好的茶汤先倒入公道杯,再从公道杯分到各个杯中,便解决了茶汤不均的问题。

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

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历史

明代洪武间,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当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江西浮梁县,临近的都昌、抚州、丰城、乐平、鄱阳等县的瓷工听到景德镇开办“御窑厂”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到景德镇,其中以都昌、抚州的瓷工人数为最多。御瓷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传说

据传说,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浮梁县令进贡的艺术珍品“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浮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原理

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曙光瓷厂陶瓷艺人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超过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现 在的“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


本文地址:http://tea.pprpp.com/a/65e9eq6g6h489tw56
若非特殊说明,文章均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原链接。
广告3

欢迎 发表评论:

广告2

退出请按Esc键